第(2/3)页 南宫小宁悄悄告诉小寒,说她妈妈是咸宁人,保姆也是从咸宁带过来的,专会做咸宁口味的佳肴,请小寒哥好好品尝吧。 其实在之前,肖小寒跟着师父一起,终日以粗茶淡饭为主,常常素食,还谈什么口味,能添饱肚子就阿弥陀佛了。 吃过一顿丰盛美餐,肖小寒又被南宫小宁拉到她的闺房,两个少年谈起了在淮河之滨军医小队中的一些事来。 南宫小宁告诉肖小寒说,著名的外科军医公羊亭仍在军医队中,他是一位军事迷级的医务工作者,是不愿离开军医小队的。 其他三名医师已有两名归属地方医院,护士愿意归回地方的有六名,留下的六名是因为她们的丈夫还在部队任各级军官,所以也在军医队中。 军医小队的变化是随着国内形势变化而出现的。民主军首长指示,将来还要让军医队伍扩大,形成规模,变成战地医院。 肖小寒问小宁说,当你在职进修完,是不是还得回到军医队中? 小宁说道,还得四年时间呢,到那时要看形势需要了,也许会回到部队,也许回不去了。 说完军医小队小宁又说起她的家世,说他们祖籍就在京城,一百年中家族出了三位翰林大学士。她的父亲现在京师大学任文学博士生导师,老妈跟老爸曾是大学同学,她还有一位哥哥,也在美力坚攻读博士。母亲生了她后就没有工作,原因是这些年国内局势不稳,而且家中也不需要她去工作。 关于肖小寒的家世,在军医小队时已经向小宁述说过了,而且比起南宫家族,肖小寒的家世简直是一张白纸那么简约,因为他是自幼离开了他的家庭,属于啥也不知道那类人。 谈完了话,南宫小宁对肖小寒说: “小寒哥,我说过,要陪你出去逛逛,反正下午不用去学校了。走吧。” 他们走出了那幢三进院落的四合院,来到大街上。肖小寒便冲四周观望一番,他突然想起,不知什么时候,不知是谁曾经提起过京城里皇城根这一带的地址,象似说过谁家曾经在这一带居住过。 小宁笑笑说道,在前朝时期,这一带可不是谁都可以来的,连九品带刀侍卫都要下马而行呢。 他们沿着胡同,沿着街道,沿着京城的大马路缓缓走着,边谈论着年轻人常关注的话题。 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南宫小护士,肖小寒本来心中是分外高兴的,可突然又郁闷起来。他想,这小宁也在京师医道学院上学,那位米诗梦也在京师医道学院上学,米诗梦读的是临床专业,小宁读的是护理专业,时间一长她们便会相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