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女媭知道屈原从不说谎,就说:“铜镜丢了就丢了,快,去吃饭吧!” 晚上,女媭怎么也睡不着:那铜镜怎么会自己从书袋中滚出来呢?又为什么会消失不见呢?突然,她想起早上看见松柏场异常明亮的异事,觉得铜镜丢失和松柏场肯定有关系,就决定明天拉着屈原去那儿看个究竟。 第二天一早,女媭和屈原就来到松柏场。哎呀,原来掉镜子的地方出现了一口井,井壁圆圆的,隔远看,就和自己的铜镜一模一样。她走到近前,看见井水又清又平,自己的面容清清楚楚地浮现在水面上,比铜镜照得还好看。二人高兴极了:太好了,铜镜变成水井了,以后,大家都有镜子照了! 从那以后,女媭和屈原每天都去井边梳妆,而乡亲们也常来井边打水,整理衣冠。因为这口井和铜镜一样又清又平,人们就叫它“照面井”。(传说1) (另一传说)小时候常听父亲给他讲的那些古代圣君贤臣的故事,觉得一个人注意保持衣着和外貌的整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使自己的心灵不要蒙上世俗的灰尘。 一天突发奇想:要是有一口井既能照出人的外貌,又能映出人的内心,那该有多好哇!想到这里,屈原便急步跑回家,找着一把小锄头,扛着向三星岩奔去。 一早便来到山下,挥动锄头就挖起来。先是从东山下锄,哪知薄薄的土层下尽是石盘;又从西山挖下去,哪知泥土越挖越干燥,一滴水珠也没有。姐坚持在山脚下整整挖了三七二十一天,还是没有挖成一口水井。 又过几天,天刚放亮,再次来到三星岩,在一棵松树下挖了起来。挖着挖着,他的手上打起了血泡,汗水湿透了衣裳,肚子也“咕咕”地叫起来。屈原正想歇一歇,忽然,他听见山坡上传来一阵歌声。循着歌声,屈原看见一位银须白发的老樵夫,担着柴禾,慢慢悠悠地向他走来。 那人放下担子,亲切地问道:“屈原啊,为何在此动土?” 我不认识他,他怎么认识我呢?屈原虽然心中惊奇,但还是老老实实回答说:“老爹爹,我想挖口水井。” 老樵夫说:“山下已有水井,何须再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