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屈原继续强调他们的辩题:“法有情,只会让法成为任人拿捏的橡皮泥、只会让法成为任人玩弄于手掌之上的玩偶,法有情。于是有了徇私枉法、黑白颠倒、草管人命、于是有了卑劣是卑劣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有情的法是缺钙的法、是患了软骨病的法、我们不能要。所以法无情才能使法官在断案时不偽不倚,法无情。才能更好的维护公平正叉、法无情大才能使我们的各国民众更加和谐美丽。” 见众人争论不休,熊槐息事宁人,轻声的说道:“其实,这是说在执法过程中,法所不容的是私情和物欲,是阴暗角落的腐败与关系而我们所说的情,恰恰是阳光下的真情厚意,是法无处不在的人性光芒。如果对方辩友能够将“情”字放在阳光下,放在正常的范畴去理解,我想我们就不会矛盾了。” 解释完之后不忘分析双方的矛盾点:“今天一直强调,“法无情人有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有情的人能创造出无情的法。其实在现代法制理念中,恰恰要做到“人有情法亦有情”,我们要求执法者怀着对广大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执法,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法公平和正义的情感,才能使群众真正领会法公平关怀的真谛,将法深含的真情普数人间。” 听到这番话众人停止了争辩。 这一番辩论刚好被前来讲学的陈平听到,后又颇为赞赏…… 陈平:“法有情法不容情向来是法家争论已久的问题,诸位知道两者弊端和有利的地方就好,若以后执政知道怎么去权衡利弊” 话分另一头,昭碧霞想在稷下多待上一段时日,虽然他不是有一些名声的学者,但是凭借着领先两千多年的思想应该也能混进去领略这些已经失传于后世的学术思想。 因为赶路临时听了一场齐王问政,这是已过午时,饥肠辘辘的昭碧霞想着跟着他们一起看看他们有什么安排。 眼看着大批人流涌出,跟随着人流昭碧霞和他们去到了一处餐馆,餐馆里各国风味的食物应有尽有,不愧是文化中心,而且这个时期的齐国国力和楚国不相上下,富有程度也不输楚国,齐王敢于千金买骨受各国文人雅士追捧。 昭碧霞偶然听到人群中的谈论。 一学生请教先生后来才知晓这对师生是著名的孟子和他的学生匡章。 学子问到:“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作廉洁之士呢?” 匡章继续询问:“陈仲子居住在于陵,连续三天没有吃东西,也不向人讨要,以至于他的耳朵失聪,眼睛也看不见东西快,后来呢,他在井边拿到一个被金龟子吃了一大半的李子吃了起来,耳朵才恢复听觉,眼睛才能看到东西。他应该算是廉洁的人吧” 第(1/3)页